【KK加速器】跌宕起伏的逐梦之旅:世嘉家用游戏主机编年史
发布时间:2020-11-20 19:34:12

前言

在游戏业界中,像世嘉这样既深受粉丝的爱戴和赞赏,又经常被粉丝揶揄和调侃的公司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家了吧。对于各位来说,世嘉以领先时代的惊人步伐一鸣惊人,随后形势突然逆转,但又在最艰难的时期获得贵人相助,最后再度崛起的桥段想必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可以说世嘉这家公司这 60 年来就一直如此。

尽管如此,世嘉那催生出一个又一个革命性成果的创造力和挑战欲,以及其背后的技术力支持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简直就像是班级里那个好胜心极强,头脑非常聪明,但不善言辞,经常会展现出傲娇一面的,想起来就让人啼笑皆非的同学。这样一家充满了真实感和人情味的公司,想不爱它是不可能的吧?

本文将以笔者的视角,为大家追溯世嘉过去 60 年间的曲折历史和独特魅力。通过这段历史,你一定也能看到世嘉背后的纯真,并为此所倾倒。

世嘉家用主机列传

自 1980 年代中叶起,日本的家用游戏机市场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在此期间内,作为游戏开发商的世嘉将自主设计的主机硬件和配套的游戏软件相结合,在各个世代都推出了充满革命性的作品。现在让我们回到 1983 年,从传奇的起点开始重新回顾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

SG-1000(1983 年):与 FC 同日发售的开山之作

SG-1000 与 SC-3000 是世嘉最早推出的家用游戏机硬件,两者都于 1983 年 7 月 15 日发售,和任天堂旗下 FC 主机的发售日不谋而合。SC-3000 其实是世嘉当时为正如日中天的家用电脑市场所量身打造的硬件,而 SG-1000 则是从 SC-3000 中单独抽离出游戏功能的独立型号。然而更偏向家用游戏机业务的 SG-1000 在首年却非常畅销,售出了约 16 万台,因此次年世嘉便快马加鞭地推出了机器和主板的体积更小,设计进一步打磨后的 SG-1000Ⅱ。通过移植已经有了较高人气的街机作品,「世嘉的游戏只有在世嘉的设备上才能游玩!」的印象在玩家心中开始初步形成。

SC-3000

SG-1000Ⅱ

SEGA Mark Ⅲ(1985 年):画质全面进化的第二世代

决定大力发展家用游戏事业的世嘉在 1985 年推出了次时代家用主机 SEGA Mark Ⅲ,在实现对前代主机进行兼容的基础上,大幅强化了先前被视为弱点的图形性能。通过搭载世嘉自主研发的定制芯片,SEGA Mark Ⅲ 能够展现的细节更多、色域更广,并新增了硬件卷轴的功能。其所能呈现出的「能够被播放的画面」让世人看到了世嘉投身家用游戏事业的决心和态度。

同时在游戏方面,世嘉也正式推出了面向家用机平台的原创作品,不少迄今为止仍深受粉丝爱戴的游戏系列都是在此时起步。另一方面,拥有更强性能和体验的街机游戏也以限定的形式被逐渐移植到了主机上,这件事在当时还引发了不小的话题。与此同时,第三方厂商的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登陆世嘉的家用主机平台。

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推出的 SEGA Master System(简称 SMS)原本只是以 SEGA Mark Ⅲ 为原型打造的海外特供主机。但在追加了 FM 音效套件和信号接收装置等周边功能后,于 1987 年实现了对日本国内的逆向输入。SMS 也因此在全球共计售出了约 1900 万台,在世嘉的家用游戏主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SEGA Master System

Mega Drive(1988 年):16 Bit 所带来的冲击

为了实现机身上所标注的「16 Bit」的宣传语,Mega Drive(简称 MD)搭载了一款性能极强的 CPU,并采用了和当时的街机框体极为相似的 MC 68000+FM 音源的构架。这使得 MD 非常适合用来移植自家街机平台的游戏,所以才涌现出了如此大量的动作和射击游戏,并且以往一直被视为弱项的 RPG 游戏阵容也得到了补强。除此之外,第三方厂商开始大量入驻世嘉平台也是从本世代开始,特别是部分曾经的 PC 游戏厂商所带来的新鲜作品博得了不少玩家的关注。

另一方面在海外,因为《刺猬索尼克》的现象级热潮,让 MD 取得了比竞争对手更好的销售成绩。既有更强大的硬件配置,又坐拥能够完美发挥出硬件性能的优秀作品,使得 MD 最终在日本国内售出了超过 350 万台,欧美地区售出了超过 2500 万台。并且在发售 7 年后,仍然有可运行的作品不断推出,可以说是世嘉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家用游戏硬件。

以专用光驱为首的海量外设

趁着「多媒体」一词火遍全球的契机,世嘉陆续推出了多个 MD 的可拆卸扩展外设。除了街机摇杆这样的控制设备外,还包括了通信设备、CD 光驱等各种各样的外设。当时世嘉以「不管怎样先加上去看看」的精神制造出的这一系列周边设备,没想到确实成为了未来主流娱乐方式的先声,当时甚至还推出了像 Mega Jet(译注:世嘉与日本航空共同开发的专供飞机内使用的一体式 MD)这样的变种机器。

Mega CD

Mega Modem

在数不胜数的众多 MD 周边外设中,最为奇特的莫过于 Super 32X 了。从性能上来说,这是一款和世嘉土星一样搭载了两枚名为 SH-2 的 32 Bit 级 CPU 的性能增强设备。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款外设是在世嘉土星发售后的第 11 天,也就是 1994 年 12 月 3 日才正式推出。虽然凭借它的算力可以流畅运行体感游戏或类似《VR 战士》这样采用了 3D 多边形技术的移植游戏,但却始终活在土星的阴影之下,最终只有 13 款日本国内的作品提供了对该硬件的支持。

Super 32X

SEGA Saturn(1994 年):CD-ROM 与 3D 多边形掀起的革命

在各大硬件厂商纷纷推出搭载 CD-ROM 光驱的硬件产品,次时代主机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SEGA Saturn(世嘉土星,也可简称为 SS)突然横空出世。这台主机在开发之初,其实是基于以展现 2D 画面为主的街机系统主板来进行设计的,但后来为了表现渐渐成为业界主流的 3DCG 画面,才选择额外追加相关功能。等到世嘉土星正式发售时,其配置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不仅搭载了 2 枚 SH2 主芯片,还额外配备了多个次级 CPU。但也正因如此,世嘉土星的首发价格甚至高出了 MD 一倍有余,最终定在了 448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3000 元)。

尽管有着如此高昂的定价,世嘉土星凭借着在街机平台大热的《VR 战士》、《梦游美国》等移植作品,在本体正式发售约半年后,便在日本国内售出了 100 万台,这也是世嘉硬件在历史上的最强首发表现。另一方面,世嘉还对第三方厂商抱以非常积极的态度,使得最终有超过 100 家的厂商选择了加入世嘉土星阵营。受此影响,许多曾经在竞争对手的硬件上有着很高人气的系列最新作都选择了在世嘉土星上发行,并且由于世嘉特殊的分级策略,一些带有成人要素的作品也可以登陆土星平台。《樱花大战》、《创造球会》等在后来有着极高人气的系列也都是在这台话题性满满的主机上应运而生的。

丰富的型号与控制器

在世嘉土星主机的背面的扩展插槽中插入专用的卡带,即可播放 VCD 和 Photo CD。因此世嘉和各个合作厂商都联手推出过特别机型,比如和 JVC 合作推出的 V Saturn,以及和日立合作推出的 Hi Saturn。除了这些合作机型外,世嘉还曾经推出过体积更小,且拥有车载导航功能的「Game&Car Navi(Car Navigation System 的缩略名)Hi Saturn」等变种型号。

在后期为了降低成本推出的重新设计了 CPU 等内部构架的世嘉土星后期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嘉土星·白)正式发售后,其他配色版本的主机也相继登场,当时出于收藏想法进行购买的粉丝也不在少数。

世嘉土星后期型

为了跟上街机移植作品在质量上的进化,该时期世嘉还推出了大量的特殊输入设备。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使用垂直式街机框体部件来设计的超大型摇杆「VR 摇杆 Pro」。并且除了手柄部件和街机摇杆之外,像「双人摇杆」这样为特定游戏作品所专门设计的控制设备世嘉也有所涉猎。在这些设备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为了《梦精灵》所专门开发的多功能手柄,这款手柄在左上角专门设置了一个模拟按键,并采用了外形更加圆润,数据线可拆卸的设计,这一理念后来也被继承到了 DC 的手柄中。

为《梦精灵》所专门开发的多功能手柄

Dreamcast(1998 年):世嘉主机最后的血脉

以「传播(Broadcast)梦想(Dream)」为目标,并以此命名的世嘉 Dreamcast(简称 DC)首次实现了家用主机的联网功能。世嘉通过率先给游戏主机配置调制解调器,让 DC 只需要连接电话缆线,即可实时连接互联网,这也是 DC 推出时的最大优势。除此之外,每秒可呈现 300 万个多边形的超强性能和约 1 GB 容量左右的 GD-ROM 也是 DC 非常重要的卖点。在可拓展性方面,DC 拥有着自带扩展插槽的手柄等一系列设计,而在开发者侧,DC 也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开发库,让对应游戏的开发变得更加简单。

在 DC 正式发售前,世嘉通过报纸和电视广告进行的铺天盖地版的宣传至今依然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当时的负责人汤川英一先生所亲自参演的那一版电视广告,连一般民众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然而在看似一片光明的表象背后,DC  却因为主机生产和出货的延迟,首发便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再加上当时的一些其他原因,整个世嘉的经营都陷入了危机。所以在 DC 正式发售约 3 年后的 2001 年 3 月,世嘉被迫宣布中止 DC 的生产,并正式退出家用主机硬件市场。

千奇百怪的周边设备

在 DC 的各种周边外设中,独立性最强的当属 Visual Memory。将其插入手柄的扩展插槽后,不仅可以进行游戏数据的存储,还能利用其搭载的液晶显示屏,充当图形浏览插件。除此之外,Visual Memory 甚至可以作为单独的终端设备来进行使用。因为 Visual Memory 互相之间可以进行情报和数据的传输,所以用户能够以此实现软件的下载,以此游玩迷你游戏。该设备先后推出过多款不同配色的版本和收录了各种迷你游戏的收藏套装,让许多想要收藏的玩家爱不释手。

Dreamcast Visual Memory

不仅仅是手柄上拥有扩展插槽,DC 主机本身也支持多种设备的连接,因此世嘉后来又陆续推出了多款扩展设备。比如麦克风、提供震动功能的组件、可视电话,以及受当时普及开来的互联网的影响所衍生出的一系列设备。其中最常用的,莫过于连接互联网时经常用到的宽带转接器。在同一个端口下,玩家还可以选择连接「 Dreamcast·卡拉OK」来享受名为「世嘉卡拉OK」的网络 K 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由于 DC 本体中的调制解调器是可拆卸式的,所以世嘉甚至还推出了用来安装该设备的周边配件。

在 DC 发售时,其本身的性能已经不逊于当时的街机框体了,所以《VR战士 3:组队战》等一系列作品都已经实现了硬件首发即同步登陆 。并且当时的街机框体 NAOMI 的开发其实是以 DC 为基础并行开展的,因此在 NAOMI 推出后,家用游戏和街机游戏之间的联动也变得更加简单。在此基础之上,世嘉又进一步推出了数款能在家里享受到街机操作感的输入设备和衍生配件,其他第三方厂商也相继推出过为音乐游戏所量身打造的外设。

Dreamcast 宽带转接器

免责声明: 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 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KK)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 处理完毕

申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