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加速器
首页最新资讯从丝绸之路说起 带你看唐朝的妖怪文化

从丝绸之路说起 带你看唐朝的妖怪文化

中国的妖怪文化起源很早,在战国中后期诞生的《山海经》就记录了大量的异兽、神鬼、妖怪。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该书的内容荒诞离奇,但对于后世研究当时的民风、地理等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书里的一些神鬼妖狐也被流传到后世,成为了中国妖怪文化的一部分。

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妖怪被后世一直流传,比如形似黑狗的祸斗。这种妖怪通体黑色,尾巴开叉,外表和普通的狗没有什么区别。但它是火神的助手,有时候还要接手火神的工作。关于祸斗也有不少有趣的传说,比如皇甫氏的著作《原化记》中,就有一个关于祸斗的故事。

一个名叫吴堪的渔夫,一直保护溪水,受到神明的嘉奖,让一个白螺化为女孩子替他操持家务。当地的县令很是眼馋,于是开始为难这个渔夫,让他找传说中的祸斗来。白螺托神仙找来祸斗,带给县令,但由于祸斗外貌和狗一样,县官不信,于是祸斗表演了吃燃烧的木炭。最终,祸斗一把火把县衙烧了,送渔夫夫妻二人归隐桃源。

除了这些著作之外,时至今日,很多影视、小说,甚至鬼神题材的游戏中也会出现祸斗的形象。不过有些作品对祸斗的形象进行了改变,让他更加贴近于人类,但保留了一部分古籍中记载的特征。同时,关于祸斗的能力,也大多与操纵火焰有关。

《云梦四时歌》中的祸斗,不但更加拟人化,也拥有控火的能力,同时新唐风的画风,让角色更有张力

这些神鬼妖狐也直接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品类——志怪小说。这种小说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志怪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描写地理等内容,比如张华的《博物志》;一部分则是描写正史,比如干宝《搜神记》,而最后一类就是描写神鬼异事的迷信故事。

中国的妖怪文化真正的兴盛,并达到与“百鬼夜行”统一高度的时期则是中国的唐朝,至于兴盛的原因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造纸术在唐朝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

虽然造纸术起源于东汉时期,但蔡伦发明的纸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而在唐朝时期,造纸术开始使用纤维更脆,更硬的竹子作为原材料,能用竹子造纸,也印证了造纸术的提升。同时唐朝时期,加矾、加胶等工艺的诞生,进一步加速了纸张的实用化。纸张普及了,文字的载体便有了,因此唐朝涌现出的大量的小说家。

另一方面,则是丝绸之路的繁荣,众所周知,唐朝无比强盛,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李治击败东西突厥,唐朝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疆土也空前广阔。因此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愈发频繁,东正教就是在这个时候由东罗马帝国传入我国的。当然,流传到我国的不但只有宗教、科学技术,还有很多“西域文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唐朝的各种文化领域也开始进行累积,其中就包括妖怪文化。

唐朝时期国力兴盛,随着各国使者而来的还有各国的文化

在这两者的加持下,唐朝的妖怪文化发生了爆炸式增长,从而衍生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类型,传奇小说。起初的“传奇”并没有被归类到小说题材,它更像是一种随笔,用来记录一些奇闻异事。相较于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小说用词更优美,故事也更加有趣,颇有文学价值。其主要分为三类,艳情,侠义和神怪类,其中神怪类对于妖怪文化的拓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唐代的妖怪也比较有特色,唐朝更加相信“物老成精”,无论是什么,只要是活的时间够长,都能化为妖怪,这也是为什么唐代作品中的妖怪大多是动植物,甚至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砖头瓦块也能成精。这其中有些妖怪总是会与特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老鼠就常常和财富有关。

  唐代牛僧孺所著的《玄怪录》中有一篇名为《岑顺》的章节,故事讲述得是一个名叫岑顺的青年,擅长用兵打仗,一次旅行中住到了一间山间老宅里,但每到夜晚就能听见部队击鼓鸣金的声音。后来在梦里,他见到了一个自称金象国信使的人,让他帮忙抵抗天那国的进攻,并有重谢。随后,岑顺依靠自己的智谋帮金象国打赢了战争,得到了不少金银财宝。

但亲朋好友发现岑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于是把他灌醉让他说出了真相,亲戚们趁他不在,挖开了老宅的地面。他们发现地下是一片古墓,金象国士兵原来是墓里的一个金属棋盘上的棋子,对抗的天那国是一群成了精的老鼠,它们想盗窃墓里的财宝,岑顺得到的财宝都是墓里的陪葬品。

除了这个故事,很多故事中,老鼠都与偷窃、财报有很大的关系。直到如今,老鼠精也都和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很多游戏里,老鼠精都是财富的代表,或者是扮演小偷鼠的角色,或者是在能力方面与钱有很大的关系。

同样是出自《云梦四时歌》中的“老鼠精”,设计的很贴合神话中的惯有设定。像这样的角色,在游戏中还有不少

老鼠精只是一个代表,在唐朝的妖怪中还有很多这种例子,狐妖、黑熊怪,你仔细回想一下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所遇到的那些妖怪就能发觉,在唐朝真的是“万物皆可成精”。

在唐朝,妖怪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朝廷官员都对这种文化情有独钟。但随后的历朝历代里,虽然也有《聊斋志异》等比较著名的经典著作诞生,但对于妖怪文化的痴迷,其实是在不断减弱的,尤其是在儒家文化当道的环境里,神鬼一说,有悖于一些儒家的理念,因此,妖怪文化的传播受到了一些限制。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鬼神之说真正成为一种文学题材,妖怪文化也逐渐的没落,但关于妖怪题材的作品却一直没有断档。尤其是现在,出现了游戏这种新兴的载体,相较于纸面上和屏幕上的妖怪文化,游戏中的妖怪文化无疑更加生动,也更加有趣。

中国的妖怪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无数古人的洗练,其中的趣味妙不可言。人们知道神鬼是假的,妖狐是虚幻的,但谁又会拒绝一个听起来离奇荒诞,却妙趣横生的故事呢?或许这就是妖怪文化的魅力吧。

免责声明: 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 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KK)联系,我们会及时反馈并 处理完毕。

---- 申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